【回眸2024】合肥:聚焦群众关切 精准监督促整改惠民生

时间:2025-01-15 17:15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阅读:
【字体:   打印

    围绕群众反映的“老合钢”片区等地安置房分配问题,创新运用大数据监督手段,严肃查纠伪造资料牟取安置资格、违规挂户等问题,立案20人,清退违规安置房70套;严肃查处肥东县响导乡唐井村原书记郑某某违规占用学校操场建别墅案件,在全市开展乡村闲置学校资产专项清查整治,排查闲置学校1460所,推动解决违规改造改建、出租不规范、私自占用等问题361个;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在长丰县、包河区6个乡镇(街道)所辖的102个村(社区)开展“量子云印章”试点,有效破解村章管理中用印人员身份难以识别、用印文件难以监管、用印事由无法溯源、用印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村章全过程可监管、可追溯,规范小微权力运行......

2024年,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统一部署,合肥市纪委监委旗帜鲜明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头等大事,全面排查问题线索,强力推进办案,狠抓纠风治乱,建立“委领导+联系室+派驻组+各专班”联动监督机制,督促各地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停车难、安置房分配、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等领域重点问题,以不落实的事倒查不落实的人,严肃查纠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是群众关心关注的“钱袋子”和“家底子”,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自从有了这个铺子,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上班时间更灵活,可以照顾到家里。”家住长丰县双凤经开区金宁社区的居民贾瑞文在家门口的“宁家铺子”做起了小生意,成为社区的“手工达人”。

此前,长丰县纪委监委在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期间发现,双凤经开区存在社区配套用房未移交,开发商私自出租抵押等问题,既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又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长丰县纪委监委立即压实属地整改主体责任,常态化调度,精准化帮助梳理整改方案,清单化推动落实,督促双凤经开区有序收回4.8万平方米配套用房。同时,对收回的用房重点围绕民生发展、居民服务等方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菜市场、便民活动中心、幼儿园等民生设施。

收回的是集体资产,盘活的是优质资源,建设的是民心工程。

2024年,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资产闲置流失等突出问题,合肥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村(居)集体经营性房产租赁专项整治,摸排房产4392处,推动解决欠租、租期过长等问题274个,追缴追回集体资产、资金折合2.54亿元。

“校园餐”关系到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更是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

2024年,合肥市纪委监委以查办长丰县教体局原局长王某某案件为突破口,坚决整治中小学校园餐以劣充好、营养餐“不营养”等问题,留置3人、立案113人,监督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建立完善校长(园长)陪餐制度,规范学校配餐招标程序,确保学生餐安全、放心。

在紧盯“惠民实事”系统治理的同时,合肥市纪委监委强化标本兼治,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为镜鉴,全年通报曝光典型案例63批200起。通过向案发单位和地区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向政府分管领导报送廉情专报、开展政治监督谈话等方式,督促深入查找管理漏洞,推动健全完善制度735个。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纪检监察机关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与审计、财政、信访等部门联动,进一步发挥12345热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民声回应’等平台作用,创新监督方式,突出‘风腐同查’,强化‘以案挖案’,真正发挥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和良好政治生态,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合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文章|加入收藏|分享到: